风楼阁全国信息交友平台_51一品茶楼_51龙凤茶楼论坛网址_全国同城凤凰楼免费茶楼300元

×
微信扫一扫看文章
2013年度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补报项目材料审查结果公告
发布日期:2013-05-08 浏览:4205次 字体:
分享到:

根据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委员会决定,受理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纽米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补报项目16项,形式审查合格项目4项,其中:技术进步奖2项,技术发明奖2项。
根据《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创新奖励办法》规定,现对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进行公告,公告期15天,即从2013年5月8日至5月22日。
若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办公室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办公室对异议人身份保密。凡匿名、冒名异议和超出公告期限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联系人:廖晓君 尤芳雯
联系电话:0871-66242043,66242644
特此公告

附件:2013年度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补报项目材料审查结果公告

云天化集团技术创新奖励办公室
2013年5月7日

附件:

申报技术进步奖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工业网格布用细纱G150T41的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张志强、邓勇
主要完成单位: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7月5日~2011年1月31日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采用六西格玛统计软件设计了因素试验,并使用统计软件分析试验数据,优化浸润剂配方;通过设计试验对比不同的拉丝生产工艺的细纱性能差异,得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搭配;实验开发细纱成品的后处理工艺。采用特殊的生产工艺条件,开发出的新产品G150T41性能稳定、机械拉伸强度高,满足了客户的高强度要求,同时,打破了工业用纱由国外厂家的市场垄断在地位,实现了我国在使用工业细纱生产网格布真正原料自给的目标,为降低其它产品的生产成本奠定了基础。
产品性能稳定,远销欧洲市场,目前国外客户需求量大,每月销量在200吨左右;国内又有其它用途的客户在使用T41系列成品。

申报技术进步奖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1500万m2/年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湿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刘和兴、王志春、向明、谢修敏、马骁、陶晶、吕平、谢新春、李伟、刘超
主要完成单位:重庆云天化纽米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0年2月1日~2011年10月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开发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隔膜造孔技术、孔径均一性控制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化技术、均匀的相分离控制技术、厚度一致性控制技术等,最终成功开发出隔膜湿法技术,自主设计1500万m2/年隔膜制造装备,并实现产业化。该技术所生产的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电芯客户评价,一致认为产品质量达到进口优质隔膜水平,领先于国内同类产品。
本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日美等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形成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隔膜制备技术,为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标志着云天化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申报技术发明奖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ECT玻璃纤维配方的开发
主要完成人:杜迅、姚远、陈德全、韩利雄、熊勇全、李林祥
主要完成单位: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0月~2011年12月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在ECR玻璃的基础上,经玻璃配方的优化设计、实验研究和原料选择,在ECR玻璃纤维配方的基础上取消了含硼和含氟矿物,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硼无氟ECT玻璃,2008年11月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
ECT玻璃与ECR玻璃一样具有优良的耐化学侵蚀性,但玻纤成型温度更高,原材料价格比ECR玻璃大幅下降,生产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氟化物、硼化物等废气,无需专门的烟气处理设备可直接排放。 ECT玻纤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耐温性远高于E玻璃,也优于ECR玻璃。ECT玻纤可完全取代E玻纤,也可部分取代ECR玻纤。
目前ECT玻纤已在风电叶片、汽车消音器、压缩天然气瓶、高压玻璃钢管道、城市污水管道、汽车零部件复合材料和通用玻纤复合材料等领域已开始大规模使用,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本项目开发的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无硼无氟玻璃纤维组合物,专利号:ZL 2011 1 0037472.0”)。

申报技术发明奖项目公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TM玻璃纤维配方的开发
主要完成人:姚远、熊勇全、李林祥、韩利雄
主要完成单位: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07年12月~2011年5月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在消化吸收经典的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基础上,创新开发的新型高强高模玻璃纤维。通过配方优化调整,添加适量的CaO将传统高模量高强度玻璃的SiO2-Al2O3-MgO三原系统改进为SiO2-Al2O3-MgO-CaO四原系统,在玻璃配方、池窑控制等方面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开发出的高强度高模量TM玻璃纤维与传统的高强高模玻璃比较,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满足了新兴市场的要求,而且配方中不含B2O3和F2,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高强度高模量TM玻璃纤维除在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件、大直径管道、CNG气瓶此外,在军工、航空航天、高压管道、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产品占据国内20%的风电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项目开发的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专利号:ZL 2009 1 0104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