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上午,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外宣办主导,云南省国资委和云天化集团、昆钢集团、云南建工集团、云南物流产业集团4户省属企业在昆明海埂举行了以“国资监管助腾飞,国企发展新跨越”为主题的云南省国资监管和国企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云南电视台第六套节目对发布会进行了现场直播?;嵘?,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徐盛鹏通报了“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国资监管方面完成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在记者提问环节,云天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董华先后接受了《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记者的现场采访。
主持人: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提问。
记 者:我是《云南日报》的记者,请允许我向云天化集团董华董事长提一个问题:过去的五年,在省国资委的有效监管下,我省国有企业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在国企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请问目前制约云天化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下一步要怎样破题,才能实现腾飞?谢谢!
董 华:非常感谢我们新闻界关心云天化,重视云天化。应该说,云天化在“十一五”以来,特别是省八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平台不断夯实,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全面加强。虽然发展很好,但我们自我评价,云天化仍然处在一个“跑马圈地、搭建平台、规模扩张、壮大实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我们最近两年,特别是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的分析、梳理,我们认为当前影响集团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是“六大矛盾,三大问题”。
六大矛盾:
一是集团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二是快速发展与环境?;ぱ沽?、生态?;ぱ沽Φ拿?;
三是快速发展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四是快速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
五是快速发展与集团化的管控体系还不尽完善的矛盾;
六是快速发展与人才结构相对不完全适应要求的矛盾。
三大问题:
一是产权单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二是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整个集团的六大产业平台,大的占到集团的50%以上,小的亏损;
三是集团的发展不平衡,在整个集团内部,发展好的企业,刚才徐主任介绍中也说到,我们有些产业板块已经能够跻身到全球的前五位,但是比较差的也有。
所以我们归结起来,就叫“六大矛盾,三大问题”,但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是属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集团在认真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一系列思路,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围绕一个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蒲Х⒄乖谖颐羌诺木咛逄逑?,就是“五化”大发展:一是规模化大发展,二是集约化大发展,三是集团化大发展,四是国际化大发展,五是和谐化大发展。
第二,贯穿一个主线:就是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是五个方面:
一是以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为目标,不断优化集团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二是千方百计提高集团的资源利用水平;
三是紧密结合我们的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
四是积极探索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
五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两型”企业。
我们要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整个集团转方式、调结构。
第三,突出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就是结构调整。我们提出了“三新一补”的产业发展战略。
“三新”就是“新配置、新产业、新材料”:
一是“新配置”。就是通过现有六大产业平台的优化配置,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效益增长点。
二是“新产业”。就是以中缅油气管线建设为一个重要的机会,在中石油建设1000万吨炼油配套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利用他们炼油的副产品,来发展云天化乃至云南省的石油化工产业。预计我们在“十二期”间要投入130-150亿,也形成130-150亿的新产业。
三是“新材料”。现在云天化的新材料以玻璃纤维、聚甲醛为基础,这两个产业已经在国内名列前茅,下一步我们还要依托这个基础,进一步把我们的新材料做大做强。
“一补”就是商贸物流。商贸物流既是我们产业的延伸,也是我们产业的的补充。
我们要通过“三新一补”,来实现整个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第四,进一步推进“四个平台“建设:这四个平台,一是生产经营,二是资本运作,三是商贸物流,四是科技创新,核心是要推动“四个平台”的互动。
第五,追求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让员工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第六,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我们提了“六大转变”:
一是发展重点从“以肥为主”向“肥化并举”的转变。原来我们提的是“以肥为主,相关多元”,下一步叫“肥化并举”。
二是发展方式从资源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技术创新型转变。
三是创新方式从现在的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四是业务模式从现在的以生产经营为主,向生产经营、资本运作、商贸流通、科技创新四个平台互动转变。
五是组织结构从现在的单一的母子公司制,向更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母子公司加事业部制转变。
六是经营范围从现在以国内为主,向下一步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互动转变。
我们要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来破解这些制约因素,使我们企业的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再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记 者:我是云南电视台的记者,我的问题是:有国资委的监管和没有国资委的监管,对于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这个问题请董华董事长和王长勇董事长来回答,谢谢。
董 华: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徐主任在介绍我们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的时候已经回答了,但我想可能这位记者是希望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成立国资委是党的“十六大”的要求,也是我们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的一个重要措施。国资委成立以来,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我想至少有这么四个方面的不一样:
第一,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的问题。出资人缺位,毫无疑问,治理结构就不完善,国资委成立以来,完善了我们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为国有企业运作、经营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
第二,国资委成立以来,积极履行国资委应该履行的职责,制定了一系列国资监管的制度、办法、规定,通过这些制度、规定,使我们国有企业的运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比如说原来炒得比较多的分配问题、薪酬问题,我认为无论在国务院国资委还是我们云南省国资委的国有企业都不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分配、薪酬的问题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三,国资委成立以来,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管。一是现在我们国资委派驻监事会进驻企业,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管;二是我们日常的财务数据都与监事会联网,利用这种监督,大大减少了企业运作上的失误、经营上的失误。大家可以看到,国有企业这几年在运作上的失误也好,经营失误也好,都明显减少。
第四,国资委成立以来,在国资委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企业党组织的“三个作用”进一步发挥。刚才徐主任也介绍了,包括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等等,都得到了强化。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应该说,把原来我们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我想至少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有这么四个不一样。谢谢!